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互联网+”下农村电商的未来—基于博兴县湾头村的调查一

    信息发布者:尔康大少爷
    2017-03-05 23:37:47    来源:滨州传媒网   转载

    摘要:   鲁北晚报-滨州传媒网讯 作为一名电子商务、经济管理、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的教师,我对“互联网+”下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的促进有着系统的研究,这些课题也是2015年度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立项课题“博兴湾头淘宝村‘互联网+’的新生活研究”的阶段性研究成果,也是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“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民俗工艺传承和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”的阶段研究成果。

    推荐关键字 互联网+ 农村 电商

      鲁北晚报-滨州传媒网讯 作为一名电子商务、经济管理、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的教师,我对“互联网+”下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的促进有着系统的研究,这些课题也是2015年度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立项课题“博兴湾头淘宝村‘互联网+’的新生活研究”的阶段性研究成果,也是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“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民俗工艺传承和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”的阶段研究成果。


      现状:“互联网+”的带动效应如今越发明显

      规模迅速扩大,其带动效应不断增强。在“互联网+”的推动下,博兴县湾头村2016年1617户村民开设了700多家网店,其中天猫店5家。湾头村从事草柳编工艺的有2000余人,实体店30多家,形成了草柳编一条街。店铺年均利润10-100万元,使4100户低收入户增收,实现了贫困人口脱贫。同时,草柳编电商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运输、包装、物流、配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、包运专业化的营销模式。

      “互联网+”对于地方的社会影响也逐渐显现。它不但实现了人与物的连接,在当地还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、人与服务的连接。在淘宝买东西的同时,博兴湾头村的村民实现了从“卖全国”到“买全国”,湾头村村民的网购消费也能够占到全部消费的百分之八十。在生活层次和精神层次,“互联网+”还改善了村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
      问题:产品、人才和平台都面临不小的挑战

      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在调研访谈过程中,消费者小A说,“无论是什么产品,现在购买产品如果自己能亲自参与设计产品那就更好了,还有买的东西一定要个性,不要雷同,最好是只有我自己才有的。”消费者小B说,“我觉得不想我买的东西跟别人都一样。”Boztepe,S在其文章中指出的,当价值代表意义和差异时,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环境,还要考虑和顾客的体验,以及顾客的理解,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可度和认知了解度增加,被感知的使用价值也增加。

      此外,根据问卷调研显示,湾头村51%的经营者认为,同村的产品同质化严重,主要经营的产品集中在草柳编工艺品(90%)、藤椅、茶几(71%),创意产品(11%)、私人定制产品(5%)寥寥无几;其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无专业人员设计,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注册品牌的产品更是屈指可数,有无注册品牌产品的价格差异性大。代表性的品牌,如“目暖”湾头村头牌店,直径80厘米厚度20厘米的手工蒲团榻榻米的价格为239元,而无注册品牌的同类产品价格为150元以下,产品的效益很低。在价格方面,网商之间相互砸价,产品价格行为不规范,普遍存在“划线价”的问题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